9月22日下午,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德天潤)負責人鄢海范向中國青年報記者承認,其下屬職工在推進「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配送中心」項目立項中有「瑕疵」,存在偽造政府批文等情況。
而中國青年報記者的調查發現,這起偽造省級政府部門多項公文、騙取批准立項的大戲,至今仍未完全落幕。
大項目襲來
鄢海范稱,常德市的汽車和配件市場混亂,常常是「一個馬路邊就有幾個店,一條街道上就擺幾個點」,無論規模還是管理,都離規範的市場相差甚遠。當地政府決意改變這一狀況。
2011年1月,常德天潤成立。這家註冊資本為4億元的公司,其股東是常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國開發展湖南「兩型」元佑基金企業(有限合夥)。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土地綜合開發、整理;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徵地拆遷及城市房屋拆遷;房地產開發、汽車貿易專業市場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品)等。
工商信息顯示,常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唯一的股東是常德市國嘉華高中附設國中社團把妹第一天就到手!資委。
記者還了解到,該公司負責人鄢海范是常德市發改委「重點辦」原主任。
從2012年6月開始,常德市大力推動「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配送中心」(當地稱為「汽貿城2期」)建設。多份申報文件表明:該項目投資26億元;申請總用地面積65.34公頃,全部為農用地。
2012年6月6日,常德市國土資源局發出的41號擬徵收公告顯示:作為城鄉增減挂鉤地塊A建設項目,該局擬報請常德市政府徵收竹根潭村7組、11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一宗,面積184.56畝,對失地農民擬採取貨幣安置。該局同一天發出的42號擬徵收公告中,竹根潭村2組、3組的199.02畝土地被納入城鄉增減挂鉤地塊B建設項目。
2012年6月25日,在《關於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湘西北汽貿城二期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複》中,湖南省環境保護廳認為,湘西北汽貿城2期工程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符合常德市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同意工程在擬選地址建設」。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類似「湘西北汽貿城2期」這樣的大項目要上馬,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取得環保部門環評批複、國土部門土地預審及規劃部門的許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審批。
2012年11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在批複給常德市國土資源局「對《關於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與建設用地規劃調整的復函」(湘國土資預審字2012年171號)中寫道:「一、項目申請總用地面積65.34公頃,全部為農用地,符合項目用地定額標準。」該函還載明:「我廳同意常德市國土資源局與天潤土地經營開發有限公司請求,將已徵用地與正在辦理徵地手續的建設用地(即常德市火車站以西、武陵區南坪崗鄉竹根潭村、常德大道兩廂)980畝,規劃調整為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配送中心。」
一切準備就緒。2013年6月4日,常德市政府頒發2013年43號徵收土地公告,決定徵收竹根潭村3、4、5、6、7、10、11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一宗,總面積184.56畝。
2013年6月,湖南省發改委頒發《關於核准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建設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項目的批複》。至此,該項目正式上馬。
3名農民揭開公文造假的底牌
徵地拆遷工程引起了當地諸多村民的不滿和質疑。
9月22日,武陵區南坪崗鄉竹根潭村5組村民周麗華等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初要他們簽拆遷合同時,村裡沒有公示公告,而是直接告知房子被徵收了。
她回憶稱,當時幾個村民正在茶館玩牌,一群身強力壯的社會人士突然圍上來逼迫他們簽字,不簽就不能離開。
靠收廢品為生的5組村民張大保、段蘭珍夫婦想到了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他們找到了北京律師肖驥,講出了心中的疑問。在肖驥的幫助下,段蘭珍、何志平等3人開始向湖南省發改委申請對「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中心建設項目」核准文件的政府信息公開。
這引起了常德天潤的強烈反對。在2014年8月4日遞交給湖南省發改委的一份報告中,該公司稱,項目申請報告涉及商業機密,「經公司領導研究」,請求不予公開。
此舉獲得了湖南省發改委同意。但湖南省發改委仍然依法交給了段蘭珍等3位申請人關於該項目的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環境審批等政府文件的複印件。
湖南省發改委出具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中還指出,他們沒有收到該項目的紅線圖。
此後,段蘭珍向國土資源部申請行政覆議,以違反《土地管理法》、《限制用地項目目錄》等法律法規為由,要求撤銷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批複給常德市國土資源局(湘國土資預審字2012年171號)——「對《關於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與建設用地規劃調整的復函」。
2014年11月28日,國土資源部作出的行政覆議書給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所謂湘國土資預審字2012年171號、「對《關於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與建設用地規劃調整的復函」,查無此文。
國土資源部指出,湘國土資預審字2012年171號是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發給衡陽市衡山新橋至衡陽李坳公路改建工程2期項目的,而遞交給湖南省發改委審批立項中所提供的湘國土資預審字2012年171號不存在,「系偽造的文件」。
接下來,段蘭珍等人向環境保護部提出行政覆議,要求撤銷湖南省環保廳下發的《關於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湘西北汽貿城二期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複》。得到的回復是:經環境保護部審理查明,該批複湖南省環保廳從未出具,公安機關查明系偽造。三民家商直屬
項目立項的幾個重要條件均系偽造,段蘭珍和李小妹等36戶村民先後向國家發改委提出,要求撤銷湖南省發改委頒發的《關於核准常德市天潤土地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建設湘西北汽車、配件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項目的批複》。
2014年12月9日,國家發改委回復段蘭珍等申請人:由於常德市發改委在項目核准過程中提交的前置文件系偽造,2014年11月,湖南省發改委撤銷了對該項目的批複文件。
假公文如何過關斬將
2015年9月23日,鄢海范在採訪中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陳述了當時公司職工偽造國家公文的情況。
他說,由於國家發改委、國土部出台的文件《限制用地項目目錄》中,明確禁止機動車交易市場佔用耕地,而汽貿城佔用的竹根潭村土地中就包括了耕地,因此當地國土局一直沒有核准。於是,天潤公司的一名員工擅自偽造了國土部門的文件,報給了常德市發改委,才使得整個項目得以通過。
刑法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鄢海范說,偽造公文的當事人在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鑒於未造成嚴重後果,已交由公司內部嚴肅處理:大會通報批評,扣發工資和獎金1.7萬元,並從公司招商部調離,到其他部門工作。
關於該公司偽造環評批複文件一事,鄢海范一直未予答覆。該公司一份《處理決定》中承認,公司兩名職工「違法辦理了省環保廳的環評批複文件」,給予每人扣除1.7萬元獎金、津貼和調離招商部的處分。
偽造國家公文的事實已經查明,但許後紅國小迎新認識女生多村民仍然質疑:這些假文件何以輕易通過有關部門審查,並最終形成政府立項批文呢?
9月23日上午,記者就此採訪常德市環保局人士。該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稱,局裡所有領導都出去了,業務部門的人也都外出開會辦事,無法接受採訪。他承認,偽造環評批文的事情確實存在,但假文件如何進入立項環節,他無法知悉。
常德市國土局規劃科伍科長告訴記者,假(土地預審)公文是由常德天潤直接報給當地發改委的,他們並不知情:「經過省廳甄別,這個文號確實是套用的,套用的是衡陽的一個文號。」
伍科長稱,假(土地預審)公文一看就知道不是真的,像這樣的公文怎麼會用「復函」的名義發出?
那麼,為什麼一份假的公文卻能得到常德市發改委的認可並立項?常德市發改委又是否對公文進行了審核?
9月23日下午,常德市發改委「負責重要文件把關」的辦公室主任楊建軍告訴記者,「這個事情正在核實,還沒有什麼正式結果。這之前,我們不好說」。
對於記者採訪立項辦文人員的要求,楊建軍稱,無法聯繫當事人,因為現在「人員有異動」。
謊言還在繼續
鄢海范告訴記者,他們曾多次接觸段蘭珍等人,給出了4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安置、數百萬元補償的條件,但對方堅持不讓步,導致後來項目停止。
「它可以為常德市提供1萬人的就業機會,為地方政府提供3.5億元的稅收。兩年時間都沒動,我干著急,我丟進去1.5億元資金,我們國有企業每年損失1200萬元。但是幾個老百姓和幾個律師就這麼做。」
鄢海范稱,因為發改委已撤銷立項,目前該公司已經放棄了該項目。現在是國土部門在搞徵收,已經和他們無關了。
代理段蘭珍房屋拆遷案的律師羅秋林說,2014年段蘭珍等人的房屋已經被拆除,武陵區徵地拆遷安置指揮部給常德市城管局武陵分局的《交辦函》等多份文件中都明確指出,拆除段蘭珍等人房屋是因「竹根潭村汽貿城2期用地」。但村民至今未拿到一分錢安置費用。這一事實在段蘭珍起訴常德市國土局不服收回土地案的二審裁定中,得到了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的確認。
5組多位村民告訴記者,當初拆遷時,是以「湘西北汽配城2期」的名義進行的,去年項目因造假而被叫停后,拆遷卻仍在繼續,用的名義是:土地增減挂鉤。
有村民向記者出示了一張竹根潭村村民代表大會的會議文件,上面寫道:全村共有代表6名,到會5名,已達到三分之二,徵收土地和安置方案符合法規規定,自願放棄聽證。該文件有5位村民代表的簽名,並蓋有竹根潭村委會的公章。「這5個人不是我們組裡的人,不知道是誰,我們都不知道有這些人。我們從來沒有開過聽證會,也不會放棄聽證的權利,但村幹部說我們放棄了。」記者隨機採訪的幾位竹根潭村的老村民和老黨員表示,不認識簽名的上劉安剛、彭振海等5名「村民代表」。
對此,竹根潭村村支書張凡說,他不能作出解釋。
- 【推薦】【Durex杜蕾斯】活力型 保險套(3入裝-12hr)
- 【推薦】【薌園】黃金地瓜熟粉(350g)
- 9月29日16點交易員正關注要聞
- 9.3閱兵/北京天安門廣場 習近平檢閱受閱部隊
- 兩面針清倉北部灣銀行一年「賣不動」騙貸案地雷炸響或更難脫手
幾位反映問題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認為除了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涉嫌造假外,目前拆遷的理由——「增減挂鉤」也有問題。
按照國土資源部2008年出台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試點管理辦法》,「增減挂鉤」既將多少地塊的耕地用於城鎮建設,就要將等同面積的農村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以實現耕地面積不減、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在2012年6月6日常德市國土資源局發出的41號擬徵收公告中,報請市政府徵收的7組、11組土地面積就有184.56畝。在常德市政府2013年6月頒發的43號徵收土地公告中,決定徵收土地面積還是184.56畝,但涉及的村組卻變成了3、4、5、6、7、10、11組。
羅秋林質疑,常德市政府在做增減挂鉤時,將不在增減挂鉤地塊紅線範圍內的4、5、6組也納入了拆遷範圍。
對此,常德市國土局負責徵地拆遷的詹志平科長表示,市政府發公告時肯定經過仔細的調查、確認。至於為何2013年的市政府石牌國小啦啦隊女生並約會吃飯方法徵收公告里,在徵收土地面積184畝不變的情況下,卻增加了4、5、6這3個組的村民?他的理解是,前期國土局的預征公告是「大概估算」, 具體應該以市政府的公告為準。
但是,羅秋林出示了一份蓋有湖南省政府公章的「城鄉增減挂鉤地塊A」的土地紅線圖,該圖中註明了竹根潭村增減挂鉤的地塊有184畝,標註為7組和11組的土地,而沒有標註4、5、6這3個小組的土地。
羅秋林說,這份紅線圖是常德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加蓋了常德市國土局檔案室章的複印件,在段蘭珍起訴常德市國土局不服收回土地案的一、二審中,其真實性在該案開庭時,得到了常德市國土局的確認。
他說,在段蘭珍起訴常德市國土局不服收回土地案的一、二審、發回重審程序中,常德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紅線圖複印件,不僅包括了4、5、6這3個小組,甚至標明了一些居民住宅的具體位置。庭審中,在羅秋林的強烈要求下,國土局代理人在重審開庭時當庭撤回了與湖南省政府加蓋土地審批專用章紅線圖原件不一致的複印件。「這證明他們一直在作假。」羅秋林說。